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野有雅兰的博客

质朴、自然、不事雕琢,内心浪漫,与世无争,强调个性而不张扬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  

2016-06-28 18:37:41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『3·4』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

【注释】

林放:鲁人。或曰孔子弟子。

礼之本:礼之所由起,即礼之本原所在。

大哉问:孔子喜其问而称叹之。

礼与其奢也宁俭:礼本于人心之仁,而求所以表达之,始有礼。奢者过于文饰,流为浮华。俭者不及于程节,嫌于质朴。然奢则外有余而内不足,俭则内有余而外不足,同嫌于非礼。外不足,其本尚在。内不足,其本将失。故与其奢宁俭。

丧与其易也宁戚:人与人相交相处而有仁有礼。人有死生,人之相交相处,至于死生之际,而人心之仁益见,其礼亦益重。故又特举丧礼一端言之。易字有两解,一平易义。如地有易险,行于平易之地,其心轻放,履险则否。人之居丧,其心宁戚毋易。另一解,治地使平亦曰易,故易有治办义。衣衾棺椁一切治办而哀情不足,是亦不足观。故曰宁戚。

礼有内心,有外物,有文有质。内心为质为本,外物为文为末。

林放殆鉴于世之为礼者,竞务虚文,灭实质,故问礼之本。然礼贵得中,本末兼尽。若孔子径以何者为礼之本答之,又恐林放执本贱末,其敝将如后世之庄老。故孔子仍举两端以告,与彼宁此,则本之何在自见,而中之可贵亦见。抑且所告者,具体着实,可使林放自加体悟。事若偏指,义实圆通。语虽卑近,意自远到。即此可见圣人之教。

礼有文有节。如饮食之礼,为之簠簋(guǐ fǔ簋与簠,盛黍稷的祭器)笾豆(biān dòu笾和豆,古代食器,竹制为笾,木制为豆,引申指祭祀)垒爵,所以文之也。其本则污尊杯饮,惟俭而已。临丧之礼,为之衰麻哭踊之数,所以节之也。其本则哀痛惨怛,惟戚而已。若惟知有本,不文不节,亦将无礼可言。故孔子虽大林放之问,而不径直以所为本者答之。

【白话译文】

林放问:“什么是礼的本原?”先生说:“你所问,意义大了。一切的礼,与其过于奢侈,宁过在节俭上。丧礼与其过于治办,宁过在哀戚上。”

〖续貂〗

要讲“礼”的道理,是一个很大的道理。孔子就一般的礼仪和丧礼进行的解说,时至今日,依旧通用。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,铺张浪费始终是为大家所不齿的行为。中国儿童一入学学习的第一首古诗恐怕当属《悯农》了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我们自小都受着这种美德教育,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。作为礼仪,心到了,不一定非要多大的排场,朴素简约,能够表达出你的感情,足矣。而父母死了之后,与其心无悲戚而仪文周到,不如过度悲伤而仪文有错。父母活着的时候能够尽孝,承欢于父母膝下,远过于等到父母死了才想起父母生养自己之不易,再去花多少钱,也无非想给自己挣挣面子,知之者,更加会瞧你不起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